醞釀一年多,歷經組織縮減、併購,美國PC大廠惠普終于在11月1日正式分拆為兩家公司,分別是負責企業軟體與云端服務的惠普企業(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以及販售PC裝置與印表機裝置為主的惠普公司(HP Inc.),其中HPI繼續在紐約股市(NYE)公開交易,HPE也在今日登上紐約股市,成為兩家獨立上市的公司。
這家已走過77年歲月的PC大廠,分拆無疑是企業藍圖里最重要的一步棋。攤開惠普過去歷史,2002年以200億美元收購了康柏電腦(Compaq)后,惠普成為全球最大的PC製造商,這起收購案由前執行長菲奧麗娜(Carly Fiorina)所主導,卻也爭議十足,引起市場對于企業在執行、競爭與獲利能力的質疑,并普遍被視為惠普開始走下坡的起點,隨著市場競爭越趨激烈,惠普的企業利潤也日益下滑。
2014年10月,惠普便首度揭露了分拆計劃。惠普現任執行長惠特曼(Meg Whitman)曾表示,分拆后的惠普將能更專注在各自領域,并且更靈活的應對市場。2015年9月,惠普更宣布裁員3萬人,讓組織大幅瘦身、為11月的分家預作準備。
分拆,到底是好是壞?到底分拆對惠普而言是好是壞?目前市場意見兩極。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薩科納吉(Toni Sacconaghi)便曾示警,分拆將會讓惠普產生多余支出,更會弱化兩家新公司之間的協同作用;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布瑞斯(Peter Burris)卻指出,惠普在經歷過去的政策失誤后,嶄新結構能讓企業再有翻身機會。
研調機構Gartner分析師畢特曼(Tom Bittman)則認為,目前的科技與10年前相比,企業的彈性遠比規模來得更重要,惠普把事業區分為兩家獨立公司經營,對于市場將會比過往反應更加專注敏銳,更能專注在核心業務上,“分拆這件事沒有好或壞,就看企業如何因應。”
綜觀而言,惠普分作2家獨立公司經營后,最大優勢在于其將更有余力往其他領域深入發展,例如企業領域的大數據分析、網路安全、企業顧問諮詢服務等。但面對日益險峻的市場,惠普得面對的還有外來的沖擊,例如最大的競爭對手戴爾(Dell),今年10月便宣布以約670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廠商EMC,躍升為科技產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併購案,這也意味著囊括EMC業務的戴爾,競爭對手也將直接對上同樣銷售服務器、純存設備和網路設備產品的惠普企業。
企業一分為二,到底是會讓惠普失去競爭能力、抑或更能專注各自核心?即便正反意見兩極,但企業看的不能只侷限于現在,更該放眼未來。無論是好是壞,企業轉身需要勇氣,隨著近年蘋果、Google崛起,掌握高科技產業的發話權,老牌廠商更應積極尋思因應之道,而究竟歷經組織重整、企業分拆后的惠普能否繳出成績單,仍留待時間考驗。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