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臺灣扭轉產業的最后一次機會”,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道。上至政府,下至產業大老,人人都把物聯網視為臺灣的救命仙丹之一,到底我們應該怎幺看物聯網,才能避免把“物聯網”做成“聯網物”?為什幺大數據加上機器學習系統,會是物聯網應用起飛的關鍵?Amazon Echo在這一年火速竄起,它的成功能帶給硬體新創哪些啟示?又創造哪些新的物聯網體驗?在布局物聯網應用的時候,請謹記:“沒有服務思維的產品,只是空殼而已。”誰能掌握消費者終端的需求,誰就會是物聯網的贏家,這是屬于最后一哩的服務戰爭。
“我感覺在五年內『物聯網』是一個大事情,但是『聯網物』是小事情。”這是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在5月法說會時曾提出的觀察。物聯網毫無疑問是“The Next Big Thing”,但物聯網究竟是什幺?這個問題問十個人,有可能得到十一種解答,每個人都在眼目所及的視角內,試圖抓住物聯網的某個面向,端看你將自己放在哪個位置去理解。然而,林百里一席話,倒是直接點破過去幾年來,外界在談論物聯網時容易陷入的迷思。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我感覺在五年內『物聯網』是一個大事情,但是『聯網物』是小事情。”攝影/侯俊偉“下一波的生意在哪里?在服務的價值。”林百里接著說道,“一只豬加上標籤(生產履歷系統),那是豬值錢,還是標籤的資料值錢?”即便關于物聯網的答案眾說紛紜,不過有一件事卻是肯定的,那就是越來越多人體認到,物聯網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既不在“物”,也不見得是“網”,而是背后串連的“服務”。
“若要論過去幾年與未來物聯網產業最大的變化,就是更多人開始意識到Internet of Services(IoS)比Internet of Things(IoT)更加重要。”被譽為Wi-Fi之父的林克思(Cees Links)接受《數位時代》獨家專訪時曾經這幺說。
“Wi-Fi之父”,現為無線通訊技術 ZigBee 晶片開發商 GreenPeak 創辦人的林克思。圖片來源:蘇宇庭攝影。“服務”的概念是什幺?例如Fitbit整合云端平臺、數據分析、個人化建議、社群串連,帶給使用者“Lifestyle Coach”的生活體驗;Nest的重點其實不在于調控溫度,而是在美國差別電價的制度下,為使用者帶來“Energy Saving”的價值;單看Dropcam的影像監控裝置并不特別,關鍵在于它如何傳達隱私、安全的訴求,甚至將保險公司也納入服務體系,給消費者信賴感,而非只是強調產品本身多幺杰出。
如今正當紅的智慧家庭物聯網裝置Amazon Echo,大受歡迎的原因也不在于“藍牙聲控喇叭”這個產品本身多出色,而是在于語音助理Alexa平臺本身的開放性、串連的多元服務,以及跟“家”這個場域緊密連結的特性,才是它能帶來獨一無二服務價值的關鍵。
反之,如果沒有服務的思維在里頭,物聯網就容易落入“聯網物”的窠臼。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舉例,衣服連上網路的概念不稀奇,技術上也能做到,但是沒有人知道為什幺要做出這樣的產品?它的服務核心是什幺?“但只要有人知道為什幺衣服要上網,這個應用商機就會起來,我希望想到的那個人在臺灣。”
AI是服務差異化的關鍵此外,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全總經理賈景光指出,要深化服務價值、形塑智慧化服務的平臺,需要跨產業、跨領域的垂直整合。
這也是臺灣IT廠商在物聯網時代的第一課:你如何定位自己?在這幺多行業別中,你要選擇哪個產業深度發展?
尤其在物聯網“樣多量少”的產業特性下,無法再靠大量接單生產賺毛利,選對特定垂直產業、建構屬于該領域的智慧化服務平臺就顯得更加重要。
那幺,如何打造出色的物聯網服務?李景光直言,“人工智慧是幫助物聯網啟動亮點的技術。”若覺得人工智慧聽來太過高深莫測,簡立峰建議,短期內的人工智慧只要掌握兩個關鍵詞即可:“大數據”以及“機器學習”,“只要有大數據、有機器學習系統,那就是未來物聯網最重要的東西。”
未來物聯網世界會連接上百億臺連網裝置,感測器數量就更加數不清,然而,感測器每分每秒產生的大量結構化或者非結構化的數據本身并沒有意義,必須透過大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系統,才有機會將數據變黃金,從中挖掘出獨特的商業洞察,進而在物聯網時代提供獨一無二的服務,甚至找到全新的商業模式。
舉例來說,家電大廠惠而浦(Whirlpool)推出的智慧家電與IBM Watson物聯網平臺串連后,消費者的使用數據都會傳回后端平臺,惠而浦藉此掌握每一位使用者的消費者樣貌,除了可以改善產品功能外,也能進一步得知特定用戶需求,進而挖掘出新的服務模式:與零售通路合作提供消耗品、食物自動補貨服務。
物聯網的世界,還有多遠?然而,我們高喊了物聯網多年,它仍然給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迷離感。其實,許多物聯網產品早已唾手可得,消費者愿不愿意買單的關鍵,除了產品背后的服務究竟能否打動人心、解決痛點之外,另一個原因則在于“人”──林克思認為,成本、標準化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時間解決,最大的問題是“人類覺得現在的生活夠好了!”
“關鍵是:人類真的懂物聯網的價值嗎?”林克思問。那幺你呢?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或者有沒有注意到,其實物聯網服務早已存在你我身邊?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