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通過的“亞洲?硅谷”推動方案,開宗明義將以臺灣物聯網產業升級為愿景,固然有很多研究機構支持選擇物聯網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潛力的扶植標的;但在數位經濟之下,會不會有其他更優的選項?
“亞洲?硅谷”內要建構一個物聯網創新的生態系,事實上與這幾天剛發表的生技產業生態系、智慧製造生態系,或過去投下大筆經費的兩兆雙星生態系、Wimax 生態系等等,都沒有太大的不同;這種生態系的圖大概每個產業的推動都適用(可能是從 OECD 或 IMD 等產出的),過去的產業政策也曾經採用,看起來這種統一套用的標準答案,寫了必定正確。但很明顯地從過去推動產業政策的失敗經驗,直接複製這種模式是否真能適用臺灣?蔡英文政府看起來還是沒有學到臺灣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113 億青菜蘿蔔整籃賣,全民就要全部買
推動方案中的兩大主軸,是推動物聯網產業創新研發和強化創新創業生態系。生態系中著重人才、法規、投資、場域,提出的作法也的確包山包海,看起來是把有的沒的政府政策打包綑綁成一個方案,到底這些方案是跟物聯網有關,或是跟國家長遠發展有關?在整個“亞洲?硅谷”的政策論述中,完全看不出國家產業的長遠發展方向。舉例來說,少子化沖擊下的臺灣,未來所有產業的人才絕對不夠,各種產業的發展都將受到嚴重沖擊。但“亞洲?硅谷”把人才放在生態系的建構,請問,這項人才政策是要解決物聯網產業的問題?還是要解決所有產業的問題?如果只是限于物聯網產業,難道不會沖擊到其他產業?其他產業的人才問題要不要解決?活絡一個產業的人才策略可能會反過頭來沖擊其他產業,負責的官員應該要把話說清楚。
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未經許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電話:86+10-62104277/2248/4249 傳真:86+10-62104193-819 京ICP備10010038號-2網站XML
智慧機房
在線體驗